汽车产业在2023年迈进复苏新常态,汽车供应链和生产制造逐步恢复正常,各大车企迎来了市场和用户的争夺战,因为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产能过剩的阶段。
一方面是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车企要实现产销量的稳步增长,除了推出新车型抢占新市场,唯有价格这一主要利器来维持原有的销量水平并实现增长。
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原本需求规模就不大,却持续不断涌现新的参与者,新能源汽车将从2023年起进入全新的洗牌期,不仅仅是产品力的竞争,更是成本控制和效率的竞争。
2023年开年,特斯拉率先宣布Model 3 和Model Y 降价,市场顿时一片风声鹤唳,毕竟还有传言中全新入门级车型Model Q还未正式公布。
不是谁都能像比亚迪那么坚挺,可以坚持纯电动汽车不降价,甚至还涨价,最新也推出了降价版的秦PLUS DM-i 2023冠军款。
在冲出重围的2023年,不管是推出性价比更高的年度改款车型,还是售价更低的入门级车型,自主车企都有多种不同的价格优惠应对策略。
至于跨国传统车企,在不太出彩的产品力之外,比同级别燃油车要贵得多的价格让用户望而却步,为了增加销量,给供应商和内部员工提供购车优惠等事件不断被曝光。
作为全球销量冠军的丰田,也开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祭出价格利器。
广汽丰田纯电动SUV的bZ4X宣布降价3万元,而这也是其第二次下调售价,上一次是比预售价低了几万元的正式售价。
很快,一汽丰田也会有望正式下调bZ4X的售价,而即将正式上市的首款纯电动轿车bZ3正式售价或许会比预售价下调更多。
抛开这两款车型的产品设计和功能本身,丰田首次将纯电动汽车拉低到与同等级别燃油车同等售价,并且还是更丰富的配置,这还是新能源汽车界的第一次,也让我们真实地看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惨烈。
一方面是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车企要实现产销量的稳步增长,除了推出新车型抢占新市场,唯有价格这一主要利器来维持原有的销量水平并实现增长。
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原本需求规模就不大,却持续不断涌现新的参与者,新能源汽车将从2023年起进入全新的洗牌期,不仅仅是产品力的竞争,更是成本控制和效率的竞争。
2023年开年,特斯拉率先宣布Model 3 和Model Y 降价,市场顿时一片风声鹤唳,毕竟还有传言中全新入门级车型Model Q还未正式公布。
不是谁都能像比亚迪那么坚挺,可以坚持纯电动汽车不降价,甚至还涨价,最新也推出了降价版的秦PLUS DM-i 2023冠军款。
在冲出重围的2023年,不管是推出性价比更高的年度改款车型,还是售价更低的入门级车型,自主车企都有多种不同的价格优惠应对策略。
至于跨国传统车企,在不太出彩的产品力之外,比同级别燃油车要贵得多的价格让用户望而却步,为了增加销量,给供应商和内部员工提供购车优惠等事件不断被曝光。
作为全球销量冠军的丰田,也开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祭出价格利器。
广汽丰田纯电动SUV的bZ4X宣布降价3万元,而这也是其第二次下调售价,上一次是比预售价低了几万元的正式售价。
很快,一汽丰田也会有望正式下调bZ4X的售价,而即将正式上市的首款纯电动轿车bZ3正式售价或许会比预售价下调更多。
抛开这两款车型的产品设计和功能本身,丰田首次将纯电动汽车拉低到与同等级别燃油车同等售价,并且还是更丰富的配置,这还是新能源汽车界的第一次,也让我们真实地看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惨烈。
至于燃油车的价格战,尽管我们在社交媒体平台刷不到更多的信息,但线下渠道我们却能看到各种优惠政策,比如2022年底各大车企叠加购置税减半的价格优惠,2023年的价格优惠可能是史无前例的。
不管是面对更加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还是各大车企开足马力所引发的供应过剩,即便燃油车拥有更大的市场体量,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将是空前的。
像一汽丰田这样必保百万辆产销量的车企而言,汽车价格将只有更低没有最低,由此所引发的涟漪效应将率先引发同是日系汽车的日产和本田被动跟随。
合资车企陷入价格苦战,除了原本的全球对手之外,还有来势汹汹的自主品牌,后者在更高的性价比之外,品牌影响力也逐步提升。
最终,合资车企的品牌光环正在逐渐消失,用户不再希望当那一根任意宰割的韭菜。
不管是面对更加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还是各大车企开足马力所引发的供应过剩,即便燃油车拥有更大的市场体量,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将是空前的。
像一汽丰田这样必保百万辆产销量的车企而言,汽车价格将只有更低没有最低,由此所引发的涟漪效应将率先引发同是日系汽车的日产和本田被动跟随。
合资车企陷入价格苦战,除了原本的全球对手之外,还有来势汹汹的自主品牌,后者在更高的性价比之外,品牌影响力也逐步提升。
最终,合资车企的品牌光环正在逐渐消失,用户不再希望当那一根任意宰割的韭菜。
当然,汽车市场的竞争武器不仅仅只有价格这一招,毕竟在汽车价格之外,还有配置、质保和售后等内容可以利用。
比如,作为自主品牌代表的奇瑞汽车,宣布2023年售出的旗下主流品牌车型将实现终身质保,给用户带来了充足的信心。
在此之外,更丰厚的购车金融政策、更长时间的免费保养服务以及更加优惠的汽车保险套餐等等,这些政策和手段都可以激发用户的购车倾向。
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汽车产品本身延伸到汽车全产业链,包括汽车制造成本控制和全链条运营效率的比拼。
与其说是车企之间的竞争是汽车价格的竞争,还不说是车企整体实力的竞争,毕竟价格战只是一种方法和一个选择,但车企和经销商都无力接受长期无利可图,最终只能伤人害己,无法获得未来的发展空间。
汽车的2023时代,从表面上看是价格的比拼,本质上依旧是车企之间实力的竞争。
部分车企毫无节制地唯价格是论,与没有方向和目标的市场政策一样,最终也将无以为继,丢失了宝贵的市场和市场机会。
当价格战一次又一次降临,又会有多少车企能扛得住,在史无前例的竞争中进化出自己的终极优势,拥有面向未来的新基石。
比如,作为自主品牌代表的奇瑞汽车,宣布2023年售出的旗下主流品牌车型将实现终身质保,给用户带来了充足的信心。
在此之外,更丰厚的购车金融政策、更长时间的免费保养服务以及更加优惠的汽车保险套餐等等,这些政策和手段都可以激发用户的购车倾向。
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汽车产品本身延伸到汽车全产业链,包括汽车制造成本控制和全链条运营效率的比拼。
与其说是车企之间的竞争是汽车价格的竞争,还不说是车企整体实力的竞争,毕竟价格战只是一种方法和一个选择,但车企和经销商都无力接受长期无利可图,最终只能伤人害己,无法获得未来的发展空间。
汽车的2023时代,从表面上看是价格的比拼,本质上依旧是车企之间实力的竞争。
部分车企毫无节制地唯价格是论,与没有方向和目标的市场政策一样,最终也将无以为继,丢失了宝贵的市场和市场机会。
当价格战一次又一次降临,又会有多少车企能扛得住,在史无前例的竞争中进化出自己的终极优势,拥有面向未来的新基石。
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拥有最多的参与者和最丰富的汽车产品,不管是汽车的更新换代,还是市场形势,都是瞬息万变,参与者稍有差池就会跌落万丈深渊,而一旦抓住了机会,就能实现全面的跨越。
对于用户而言,那些熬过了价格战,甚至在价格战拥有充足信心的车企或许更值得信任。
在这一场生死存亡的价格战中,我们率先看到了特斯拉、比亚迪和丰田,下一个会是谁?
© 版权声明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